文章
问答
冒泡
kubeSphere不玩了,顺便把桌子掀了【国产开源路在何方】

KubeSphere突然宣布闭源了。这事让大家挺愤怒的。虽然我只是「轻度用户」,却成了第一批被拍在沙滩上的受害者。

 

事发:突如其来的故障

前几天的时候,突然发现测试环境更新的发布的服务一直不生效。打开 KubeSphere 控制台,一直显示说 MinimumReplicasUnavailable ,但是又查不到其他的异常信息。不得已只能将环境重新部署,于是去kubesphere官网,想查看文档进行操作。但是发现文档找不到了,开始还以为是网站出了bug。直到第二天,群里发了这个

原来是闭源了,虽然我没有证据证明两者的关联性,但是事情发生的节点高度一致。所以,如果有通用在使用KubeSphere的朋友,请提前做好预案。

 

情绪宣泄:一场零缓冲的背叛
原本开源项目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闭源,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但是这么粗暴的却是第一次见识到。其他的产品,选择闭源之前会提前一段时间进行通知。并且只会影响后续的产品,之前的版本是不受影响的。毕竟之前你之前的承诺是要负责的。但是KubeSphere这次是给大家来个大的,直接无征兆,无余地的直接进行了闭源。并且下线了过往的文档。但是从提交的情况看,执行是比较仓促的,当时只是简单的把入口链接去了。也有群友问过核心开发者,然而对方表示也很懵逼,不知道什么情况。这只能说明这次事件是突然决定,并仓促执行的。


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原因,让KubeSphere官方做出这样的决定。但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,这么突然的行为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应激反应,也许是受到了什么刺激,大概率不过就是因为盈利下滑,然后付费用户减少,导致心态失衡一怒之下,直接就掀了桌子。

国产开源的困局:当“为爱发电”遇上“白嫖成性”
国内开源的商业模式一直尴尬:
- 国外惯用“软件免费、服务收费”,在国内却很难成立——能白嫖就白嫖,谁还付咨询费?
- 老板们更愿意为看得见的服务器买单,却不愿为看不见的代码付钱;
- 技术人赚不到钱,赚到钱的不懂技术,于是“找个开源改一改”成了行业潜规则。
 
前几年市场行情好的时候,很多公司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,扩大影响力,开源了很多产品,让行业成本降低很多。而开源产品带来的便利性,也更加让非技术的老板们产生了码农一文不值的幻觉。随着大环境的变化,不少项目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,开始逐步变得保守甚至转向闭源。KubeSphere不是第一个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

烂招之后:信用破产,一地鸡毛
可能从KubeSphere的角度来看,闭源产品影响的只是白嫖的免费用户,这些人本来就没有付费,牺牲就牺牲掉了,但是无论怎么样,你吃了开源带来的流量收益,之前因为你开源,才吸引这么多的关注和流量。现在你一个招呼不打直接闭源,并且把文档全部下线,这个吃相就太难看了,就好像商家开业大酬宾的时候,搞了个免费试吃,结果你发现消费的人寥寥无几,一怒之下把桌子掀了,还要别人把吃的都吐出来。如此一来,KubeSphere以后就不要玩了,从情怀来说,背叛了开源精神,背叛了支持他的用户。从商业来说,这么没有信誉的公司,恐怕也没人敢跟他们合作了。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招烂棋,但是他偏偏就这么走了。

最后:开源不是慈善,但更不是骗局
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,事情都已经这样了,我们除了愤怒和惋惜其实也做不了什么,只是这次事件太过恶劣才会有这么多不满。你可以选择闭源,但请提前告知、平滑过渡、保留历史。否则,丢掉的不仅是用户,更是整个行业对国产开源残存的那点信任。
另外,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考虑对自己用的开源产品做一点支持,毕竟哪天大家都不搞了,你们用什么呢?想象一下哪天Spring 不让用了,国内恐怕70%的软件互联网公司都得哑火吧。没了开源,软件开发依旧会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。

kubesphere

关于作者

落雁沙
非典型码农
获得点赞
文章被阅读